主页 > 产业 > 科学传播 > 线上科普讲堂 >

脑子有水才正常

古有“红颜祸水”之说载入历史,如今又有“宏彦获水”上热搜。

热点事件,我们总是要跟上节奏讨论一番的,比如我们就看到了两个关键字“头”和“水”,这“头”和“水”有什么关系呢?似乎二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大家能想到的大概只有一句不太友好的话——“你脑子进水了”,虽然这话不怎么中听,但是它也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没错,我们的脑子里真的装有水。

在我们生命奥秘博物馆里面就有一件展品,是人脑的切片标本,从切片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咱们人脑的结构,其实我们的脑并不是如想象一般是实心的,中间有一些地方是空心的,而这空心的部位就是我们的脑室。

脑室有什么作用呢?

这里就要说到“头和水”的关系了。

脑室是脑质内部的室管系统,是位于脑内的腔隙,包括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以及连接它们的孔道。在大脑半球内有左、右侧脑室;在间脑内有第3脑室;小脑和延髓、脑桥之间为第4脑室;第3脑室和第4脑室由中脑导水管相连。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的深部,左、右各一,呈“C”形室腔,内衬室管膜,腔内充满脑脊液。两侧脑室借正中矢状界板分开,称透明隔。每侧脑室均经室间孔,通第三脑室,故亦间接相通。每一侧脑室包括一个位于顶叶内的中央部及伸向额、枕、颞叶的前角、后角和下角。侧脑室脉络丛附于背侧丘脑背面,向前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连,向后经侧副三角绕背侧丘脑向后,继而转向前下,沿海马伞伸至下角前端。

第三脑室:大部分位于两侧视丘之间,呈狭长间隙,前上方经室间孔与侧脑室沟通,后下方与中脑导水管相连。矢状面近似四边形,高2.5~3cm,前后径稍长。

第四脑室: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形似帐篷,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上通中脑导水管,下接脊髓中央管。它还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是一扁形菱形腔隙,位于小脑前方,脑桥和延髓上半部的背方,其腔上连中脑水管,下接延髓中央管。第四脑室底为菱形窝,由脑桥和延髓背面下陷而成。室顶成自小脑上脚、前髓帆、一部分小脑、后髓帆和脉络组织。下外界包括: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上外界包括小脑中脚和上脚。第四脑室借脉络组织上的一个正中孔和两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脑室内含脉络丛,产生脑脊液充溢脑室并注入蛛网膜下腔滋养神经组织,作为一种缓冲介质保护脑组织免受震荡。如果脑室系统某部发生梗阻,则产生阻塞性脑积水。

(注:脉络丛呈皱折状突入室腔内,由富含血管的软膜和室管膜构成。室管膜形成一层脉络丛上皮,具有分泌功能,由单层立方或柱状细胞组成。这些上皮细胞游离面有许多微绒毛,胞质富含线粒体,胞核大而圆。脉络丛见于第三、四脑室顶及侧脑室的部分侧壁)

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

脑脊液充满脑室和蛛网膜下隙,成人月100~140ml。脑脊液由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保护脑和脊髓,维持颅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经脑(脊髓)蛛网膜和软脑(脊髓)膜间的蛛网膜下腔循环,由位于上矢状窦和颅内静脉窦及神经根周围的蛛网膜绒毛重吸收。

▼ 左、右侧脑室脉络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经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经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宏彦获水”不重要,了解“脑子里的水”才重要。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