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一)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浮游动物,肉食动物,在分类学上隶属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
它的出现可是比恐龙还要早,可以追溯到6.5亿年前。
水母的外形像一把透明的小伞,伞状体的直径在10cm—200cm之间,全世界已知的大约有250多种,常见于世界各地的海洋之中哟~它的构造及其简单,没有肌肉和骨骼,身体的98%都是水哦~
水母不仅外形像伞,行为也十分像降落伞呢~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它的伞状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体,能够产生出一氧化碳,而这一氧化碳就是使伞状体膨胀的原因~水母,希腊文的意思是“气泡”,正是在这种“气泡”的帮助下,能升高,会降低,使水母漂到有食物的地方,或者远离敌害。
当水母遇上敌害或者大风暴时,它就会自动将体内的气放掉,使得自己降落到海底,免遭风暴的摧残!
一旦等危险过后,它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生产出气体让自己膨胀然后漂浮起来哦~是不是很神奇呢~~
鱼儿通过尾鳍的摆动产生推力,通过胸鳍和背鳍来调整方向产生游动动力。那“小”水母是靠什么方式来游动的呢?
一般的水母都有三个主要部分:圆伞状或是钟状的身体,触器和口腕。
水母就是靠它身体下面那一些特殊的肌肉来扩张并且迅速收缩,把身体内的水排出体外,通过喷水推进的方法,水母便能往相反的方向游动,这个是不是和扇贝的游动非常的相像呢!!
一些水母有一层能够收缩钟状体的皮层,使水母能够快速移动。水母并不擅长游泳,它们常常要借助风、浪和水流来进行移动~
水母为什么能发光呢?
科学家们发现,动物的发光大都是通过荧光素、荧光酶…经过氧气的催化作用而发的光,并且光量同荧光素的量是成正比的。但是,水母的发光却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发光系统呢~
水母发光是由于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神奇的蛋白质——埃奎明。
埃奎明发光不受酶抑制剂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当碰上了钙离子,它可是会发出强蓝光的。这种蛋白质——埃奎明的量在水母体内越多,发的光就越强。
烟花水母就是其中非常一种非常漂亮的水母
科学家从水母体内提取了这种发光蛋白质埃奎明,每只水母平均只含有五十微克,而腔肠水母是提炼埃奎明最好的来源。
科学家从发光蛋白质中分离出一毫克的发色团,这是只有在发光分子中发现的结构要素一氨基吡嗪环,在三百五十毫微米波长处,发现有最大的紫外线吸收,因此叫AF一350.
令人奇怪的是,这个生物系统发出的光能竟是这么强大:相当于每分子七十千卡。为什么它贮藏了这么多能量,这就留给我们未来的小科学家们来解密~
水母有好多美丽的触手,那既是它的消化器官,也是它的武器,有的水母触手可长达20-30米,相当于一条鲸鱼的长度~
这美丽的触手不仅是它的武器,更是它的“耳朵”
在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一个小球,里面有一粒,里面有一粒小小的听石,这是水母的“耳朵”。它能感觉到由海浪和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细微的次声波,因而水母能准确地预测风暴的来临,能在危险来临前的十几个小时从海面一下子全部降落到安全的海底~仿生学家也利用了它的触手囊结构,成功的制成了风暴预测器,能提前十几个小时成功的预报风暴的来临、方向、级别……为航海者提供了可贵的资料。
我们在课程的一开始就说过,已知的水母大约有250多种,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有特色的水母目~~
首先是旗口水母目。它是水母大家族中典型的变态发育。典型的生活史是水母体→浮浪幼虫→钵口幼虫→横裂体→碟状幼虫→水母体。绝大多数在沿海生活。
其中有两种典型的水母有世代交替的海月水母,另一种是无世代交替的夜光游水母~
上面两张图展示的就是海月水母。它们的胃部以下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环形生殖腺,也就是上图中那特别像花瓣的部分~~~食物进入到其垂管中,那辐水管会帮助扩散食物。水母体可以是雄性或者是雌性,浮浪幼体有细小的纤维细胞,可以浮游一日之久,接着会在适当的底层定居,并会转变成为水螅体,水螅体透过横裂会分裂成细小的蝶状幼体,长大后就会成为水母体!
但是美好的事物总是消逝的很快,比如说烟花,比如说这海月水母。它在生存及繁殖了几个月后就会自然死亡。在野外很少会活多于6个月,但也有一些在水族箱的可以生存达数年。于夏末时的暖流会令它们的食物量下降,导致其组织再生率也同时下降,此时它们特别容易受到细菌感染。
上图就是夜光游水母,它又被称作是紫水母。成群的有毒的紫水母不仅会蛰刺游客,还会对较大的鱼儿造成致命伤害!!
第二个要介绍的水母目是——根口水母目。它在钵水母纲中本目属于进化最为高等、构造最为复杂和机能最为完善的水母类。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我们常吃的一种凉拌菜——海蜇。
它的体型呈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它的直径可达50厘米,最大可达1.5米左右。
海蜇含有非常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第二海蜇中的各种氨基酸成分配比齐全,能够与其他食物的氨基酸互补,第三海蜇中含有多种的多糖成分。所以说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
那在这里就简单的教大家如何辨别真假海蜇。真海蜇丝呈淡黄色、乳白色,有一股浓郁的海腥味,撕扯容易碎裂、扯断;人造海蜇丝为透明的白色,没有气味,甚至会有化学药品的味道,撕拉不易扯断,有胶质感。
第三类就是立方水母目。
触手上的刺细胞具有很高的毒性,对浅海游泳者构成威胁,常见的代表种如曳手水母(Chiropsalmus),盒水母(Carybdea)、箱水母(Cubozoa)等。本目水母体无色,半透明状。触手略呈淡红色,感觉器呈暗褐色,少数种类伞部略呈褐色,常见的代表水母是灯水母(见下图)…
在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的海面上,有两种特别可怕的水母,它们分别是海蜂水母(箱水母)和曳手水母,它们分泌的毒性很强,如果被它们刺到的话,在几分钟之内就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死亡,因此它们又被称作是杀手水母~
箱水母
曳手水母
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敌,海龟就可以在水母的群体中自由穿梭,轻而易举地用嘴扯断它们的触手,使其只能上下翻滚,最后失去抵抗能力,成为海龟的一顿“美餐”。
水母虽然长相美丽温顺,其实十分凶猛。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一旦水母遇到猎物,从不轻易放过。但是就像犀牛和为它清理寄生虫的小鸟共存一样,水母也有自己的共生伙伴。那是一种俗名小牧鱼的双鳍鲳,体长不过7厘米,可以随意游弋在水母的触须之间,却一点儿也不害怕。
上图是一种叫灯塔水母的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通俗的讲就是能够实现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逆生长”,那灯塔水母真的能够做到“逆生长”么?
其实,灯塔水母的“逆生长”也是有条件的,当它们遭遇饥饿、物理性损伤或者其他突发危机的时候才会发生。也就是说,它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方式生老病死,只有极少数在“紧急”状况下会“返老还童”。
僧帽水母,传说中全球十大最毒物之一,但是,它也有共生之物——双鳍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