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动物
哺乳动物分为有袋动物、胎盘动物和单孔动物三大类。有袋动物在其他洲几乎已经灭种,唯有澳大利亚还存在。现在澳大利亚有有袋动物,胎盘动物和单孔动物。
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是中原兽亚纲的仅有的一目。
如果说中生代就是恐龙时代,那么下一个时代——新生代就是哺乳动物的时代,最早的哺乳动物就是单孔动物,是形成高等哺乳动物的进化环节,历经千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在动物进化上有很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澳大利亚现有的两种单孔动物——鸭嘴兽和针鼹,这两种单孔动物是哺乳动物家族中现存唯一的以产卵方式繁衍后代的成员。
今天课程的主角来了——鸭嘴兽和针鼹。
鸭嘴兽 首先讲讲鸭嘴兽,它是真正的生物活化石,在250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古老的鸭嘴兽外形古怪,雷达嘴、毒针脚、生物电感应等高科技装备一应俱全。
根据相关化石记录,鸭嘴兽近亲生存年代可追溯到1.67亿年前,当时恐龙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即使经过漫长的进化,其外形外貌依然没有多少改变,属于未完全进化的动物,与当前的有胎盘哺乳动物形成鲜明对比。
这是对自己的长相很满意啊,几千万年了,都不变一下。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
据说,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
整体乍看下去,鸭嘴兽外形古怪:它的皮毛、吻部、四肢和尾巴就像来自其他动物身上的一部分,被人开玩笑似的拼接在一起。
它通身长满柔软的皮毛,像一层上好的防水衣,嘴巴极宽扁,像面具一样装在脑袋上,形似鸭嘴,质地柔软,似皮革一般,上面布满神经,能像雷达扫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动物发出的电波。
鸭嘴兽、海豚和蝙蝠是哺乳动物大家族中,唯三的三种具备电磁感应能力的动物。
它们上嘴壳的前方有两个小孔洞,发挥着鼻子的功效,用来呼吸空气。所以确切来说,鸭嘴兽的嘴壳上竟然长着鼻孔,你见过比这还怪异的事情吗?
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它的生物钟和我们人类是颠倒的,白天睡觉,夜晚活动。它的雷达嘴里没有牙齿(幼体有齿,但成体牙床无齿),所以捕到猎物后会把猎物先藏在腮帮里,待出水上岸后,用小舌头尽量搅拌,用颌骨不断夹击猎物,待猎物碎裂成小块后才吞咽下肚。
鸭嘴兽的前后肢都有五爪,指间带蹼,和鸭子的鸭蹼何其神似;它的尾巴扁平宽大,就像划船的船桨,在游泳时发挥控制转向的作用。
看上去人畜无害的鸭嘴兽却藏有一项威力十足的武器——毒刺。雄性鸭嘴兽的后腿脚跟处有一对中空的刺针,由长约15毫米的空心骨质构成。当刺中目标时,就分泌有毒物质毒伤其他动物。
它们的毒刺和毒液仅用于自卫,毒刺长在脚跟即是一例明证,因为它们攻击后马上就能朝相反方向逃离。据了解,这种毒液会极大的增加人类对疼痛的敏感度,轻轻拍打都会让被刺过的人像被铁锤重击,十分难受。
作为哺乳动物,鸭嘴兽不是胎生而是卵生——没错,它们会下蛋,小鸭嘴兽是通过孵化后从蛋中破壳出世的,跟鸟类相似,但是,它们又会进行哺乳行为养育幼崽,且哺乳期长逾4个月。
尽管雌性鸭嘴兽没有直观可见的乳房和乳头,但它们腹部两侧分泌乳汁,幼仔就伏在母兽腹部上舔食。 可以分泌乳汁,给幼崽们吸吮。
就像人类出汗一样,鸭嘴兽是“出奶”。
作为澳大利亚的独有生物,鸭嘴兽不仅是澳大利亚的象征,还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受到澳洲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在不少重要的国际性活动里,鸭嘴兽都担任着澳大利亚吉祥物的角色。
接下来了解下针鼹,除了豪猪和刺猬之外,这种动物也浑身是刺。
针鼹身上有坚硬的刺,口中无牙,外表像刺猬,有呈管状的长嘴,鼻孔开在嘴边,舌长并带粘液,以取食白蚁和蚁类等;四肢坚强,各趾有强大的钩爪,爪长而锐利,可以用来掘土和挖掘蚁巢。
针鼹的针鼹以蚂蚁和白蚁为食,能帮助树木清除虫害。跟穿山甲功能一样,是个森林卫士。
针鼹外貌像刺猬,但这些刺并没有牢牢地长在身上,当它们遇到侵害时,这些有倒钩的刺就会像箭一样飞速射向敌害体内,堪称护身符。
针鼹很难使针刺间的毛保持清洁,这一点也与刺猬一样,毛里一般都有寄生虫,因此它们总是不断搔痒。大自然给针鼹后脚的第二趾安上了很长的弯爪,那是用来梳毛搔痒的
当遇到敌害时,针鼹会蜷缩成球或钻进松散的泥土中迅速消失,针鼹能以惊人速度掘土为穴将自身埋在土中。
这个样子,估计谁都不敢下嘴了吧
针鼹到了繁殖时期,雌兽腹部长出象袋鼠一样的育儿袋,产卵后,用嘴将卵衔入育儿袋中孵化。小兽出世后,留在袋囊中从母亲的毛束下舐吸滴落下来的乳汁,7-8周后断奶,离开母体,育儿袋也就自然消失了。
哺乳期比鸭嘴兽的要短很多
针鼹行动笨拙,而且几乎是个睁眼瞎,主要靠听觉和嗅觉进行活动,能敏锐地察觉土壤中轻微的震动。
因为没有牙齿,针鼹的食物仅仅限于那些能够用舌头捉到的动物。然而,它们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而且在至少八千万年里没有什么改变。
针鼹不同于自己的近亲——鸭嘴兽,它们能长时间不吃不喝,有时甚至长达一个月之久。地球上每年约有两万七千多个物种走向消亡,也许我们很难阻止这一切。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从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